古希腊尬聊王的社交困境

读《理想国》时,我常忍不住笑出声——在我眼里,苏格拉底不只是哲学家,还是一个活脱脱的尬聊之王。 《理想国》中,很多人非常主动上前battle,很勇,也在被发现漏洞的时候不愿意承认,然后暗暗离场,很有画面感。 想到一次,笑一次 有时候觉得苏格拉底很欠揍,因为看见了自己的影子,我认为这种方式,很可能让人反感,比如对方会说“求求了不要再深究了,放过我吧”。有时候对方被迫承认错误之后,苏格拉底就一顿说,说个没完,说了几千字,说到章节结束,这种”自己讲,自己爽“的方式真的能让我笑好多年,想到一次笑一次。 死到临头,话还没说完 他明知道命运已定,却在死刑前继续讲述他的哲学,甚至对着陪审团和朋友们来一场“人生终极思考”。有点像什么?”古希腊版的哲学直播主”,无论身处怎样的绝境,都要完成自己的“最后一播”。 更搞笑的是,他死前那一番话还挺复杂的,大致包括: 1.教导观众如何看待死亡:他说死可能是一个好的事情,因为要么是永恒的安眠,要么是和古人进行无休止的辩论(你敢想象他死后还在折磨荷马吗?)。 2.再次质问审判他的陪审团:他警告他们,说他的死会引发更大的哲学反思,让他们后悔莫及。简直是“我死后你们都别想清净”式的威胁。 3.交代遗言也顺便讲哲学:最后还嘱托朋友要感谢医生给他毒酒(寓意深刻但真的很苏格拉底)。 赢了真理,输了人心 他赢了所有人,掌握了真理,但是被所有人讨厌,哈哈,简直是古希腊版的尬聊之王,拥有绝对的逻辑力量,但是失去了人心。 苏格拉底的做派对观念传播很有效,但是在人际关系上,就是灾难。 1.那些热衷指出他人错误、沉迷于“纠错快感”的人, 2.在群聊中滔滔不绝输出观点,却忽略了大多数人已经“灵魂出窍”的人, 3.在争论中不愿停下来,直到对方妥协或“假认输”的人, 你们,想成为真理的代言人吗? 或许,我们需要的不只是逻辑的胜利,而是用一种更温和的方式,让真理在人心中扎根,而不是用力过猛,让人退避三舍。共勉之。 Daphnetxg 2024.11.18

古希腊尬聊王的社交困境 Read More »